在阅读本文之前,如果您希望每天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,了解党史热点、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,不妨点击关注成为铁粉。
晚年,开国大将黄克诚经历了一段极为艰难的时光——他的双目失明,无法再看到周围的世界。这种失落让他感到与人民群众之间仿佛被一堵厚重的墙隔开。对于早年间便与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黄克诚来说,无法感知人民脸上的喜怒哀乐,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。
失明后,黄克诚一度陷入了短暂的焦虑期。那段时间里,他情绪低落,心烦意乱,甚至食欲不振、睡眠不足,整个人沉浸在压抑的情绪中。他常常觉得,如果真要失去什么,干脆失去肢体也好,至少还能看到光明;而永远生活在黑暗中,无法再感知外界的一切,谁能不理解他此时的内心煎熬呢?
但毕竟是曾经经历过无数战斗与磨难的共和国大将,黄克诚迅速调整了情绪,逐渐走出了困境。他开始正视现实,心态逐渐变得开朗乐观。他深知,眼睛虽失去,但仍然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和思想闭塞。黄克诚常对身边的人说:“即使眼睛看不见了,也不能让大脑迟钝。”他积极主动与外界接触,始终没有放弃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。他决定要从病床上走出,从家中走出来,走到人民群众中去。
展开剩余78%在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黄克诚尽力在现有条件下与外界保持沟通。每天散步,他要求警卫和护士陪伴他走到农田旁边,尽管他看不见农田的景象,但能够踏上这片土地,聆听土地上的声音,对他来说已是一种无言的慰藉。
一个宁静的秋日下午,黄克诚在警卫参谋刘长春的陪同下外出散步。夕阳映照下,田野的景象金灿灿一片,四周一片宁静,黄克诚虽然看不见这幅美丽的秋色,但他敏锐地听到远处传来了脚步声,迅速停下了脚步,问道:“小刘,你去看看,前面是谁?”
“是个农民。”刘参谋答道。
黄克诚闻言心生喜悦,急忙催促道:“快带我过去,我想和他聊聊。”
在刘长春的帮助下,黄克诚走到了农民身边。就这样,在田坎上,一位共和国的大将与一位普通农民展开了亲切的对话。
“你家里生活怎么样?近几年收成如何?家庭有几口人?”黄克诚关切地问道。
那位农民打量着这位双目失明的老将军,随后兴奋地向他描绘了农村生产责任制实施后的喜人变化。言语中充满了幸福与满足,黄克诚听得心中涌上一股暖流,不禁点头微笑,脸上难掩喜悦。
“这些年你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,这真好!不过,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吗?”黄克诚若有所思地问道。
农民叹了口气:“心里最怕的就是政策会变啊。”
黄克诚认真地回应道:“这么好的政策,为什么要变呢?不过,我会把你的担忧反映上去。”他深知,政策的稳定性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。
黄克诚一直认为,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,谁也离不开谁。他严格要求自己,也要求手下的每一个人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。
1982年,黄克诚担任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。作为一位80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老人,这一职务无疑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但黄克诚并未因此消沉,相反,他更加坚决地履行着纪检工作,尤其对那些脱离群众、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,他总是毫不手软。
黄克诚时常对纪检干事们说:“我们要秉公执法,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,敢于拔出老虎的牙。只要有人违背党和人民的利益,我们一定要坚决查处。”
有一次,总参谋部的一位高级干部为了招待领导,公款宴请,花费了400元。当黄克诚得知此事后,立即要求调查处理。经过核实,报告中提到请客的这位领导是黄克诚的老部下,且类似的行为时有发生,认为这次问题不大,只需“下不为例”。
然而,黄克诚听后更加生气了。他严厉地说:“一个农民一年挣几块钱?我们的食物和生活,都是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!这件事必须严肃处理。”
最终,黄克诚要求责任人进行深刻检查,并且依照“谁主办谁付钱”的原则,让那位部队首长自己拿出400元钱,偿还宴请费用。
不过,仍有建议提出让饭费由所有参与的人共同承担,而非单独由那位首长负担。黄克诚坚决拒绝这种变通处理方式,并严肃指出:“党内的不正之风,很多时候与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密切相关。这是人民群众最不满的地方!用公款请客吃饭,就是吃人民的血汗!我们不能容忍这种行为蔓延。”
他进一步强调:“不论是谁,越是高级干部,越要从严要求。否则,如何让人民信服?”
最终,这位老部下不仅亲自支付了费用,还做出了深刻的自我反省。黄克诚将此事通报全军,给所有高级干部上了一堂严肃的教育课。
发布于:天津市赢金配资-平台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广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