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邻居小两口去年装新房时的“翻车”经历,现在成了小区里的“反面教材”——当时他俩咬着牙花三万块做了岩板加金属条的电视背景墙,朋友圈晒图时评论区全是“高级”“有钱”,结果今年见面吐槽:“现在看那墙跟暴发户似的,擦的时候得绕着金属条抠灰,早知道刷个带颜色的乳胶漆,几百块搞定,还不用遭这罪。”
这事儿让我想起自己装修时的“执念”:当初非盯着复杂叠级顶不放,觉得“显档次”,结果住了半年发现,空调风一吹,顶子缝里全是灰,站梯子上擦得胳膊酸;本来层高就2.7米,装完顶感觉压得慌,现在特后悔没听我爸的——就走一圈石膏线,又便宜又亮堂,哪来那么多麻烦?
还有地板,我当年犯过“实木迷信症”,非说“脚感好”,花了八千多买实木地板,结果没两年卧室地板就裂了缝——南方回南天潮得慌,实木根本扛不住!
后来换了复合地板,才发现人家又耐磨又好擦,价格才是实木的三分之一,你说我之前是不是犯傻?
板材这事儿更得说:别信什么“零甲醛实木”,我做装修的朋友跟我说,就算是纯实木,拼接用的胶也有甲醛,反而大品牌的颗粒板,环保等级能到E0级,比杂牌子多层板靠谱多了。花大价钱买个“实木”的虚名,不如把钱砸在环保认证上,是不是更实在?
硅藻泥我也踩过坑,当年听销售说“能吸甲醛”,咬咬牙花了五千多做了整面墙,结果没俩月,孩子玩具砸上去就掉了块皮,补的时候颜色还不一样,丑得要命。后来换成乳胶漆,调了个浅灰色,又环保又好打理,才明白——那些“功能型”材料,大多是商家的噱头,不如老老实实选基础款。
床架和床垫的事儿,我得劝你们“搞反顺序”:我之前花两千买了个带雕花的实木床,结果半夜翻身响得跟敲鼓似的,后来换了个几百块的钢架床,结实得很,把省下来的钱买了个三千多的床垫——你想啊,每天睡的是床垫不是床架,把钱花在刀刃上不好吗?
还有灯,我同事买了个水晶灯,三千多,结果打扫的时候得爬梯子擦水晶片,擦一次半小时,现在她干脆把水晶灯关了,只用旁边的吸顶灯,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?
还不如买个几百块的吸顶灯,亮度够、好打扫,照样能照亮屋子。
厨房橱柜后面的瓷砖,我妈装修时特聪明——用的是剩下的便宜砖,说“反正看不见”,结果现在橱柜没受潮没发霉,比那些花大价钱贴贵砖的划算多了。
藏在柜子后面的砖,再贵有什么用?
又不是给人看的。
沙发我选的布艺的,才一千多,脏了能拆洗,夏天铺个凉席垫,冬天盖个绒毯,比真皮沙发舒服多了——真皮沙发夏天粘腿、冬天冻屁股,破了还没法补,图什么?
还有地毯,我之前买了个羊毛地毯,看着高级,结果猫尿了一次,怎么洗都有味儿,最后直接扔了——这玩意儿就是“表面光鲜”,实则藏污纳垢的“卫生死角”,除非你天天吸尘器不离手,不然真别买。
最想说的是榻榻米——我闺蜜家买了个上万的榻榻米,说“收纳强”,结果当床睡了以后,每次拿下层的东西都得掀开床垫,累得半死;而且硬邦邦的,还得再买个床垫,这不就是花两份钱买个“麻烦”吗?
不如买个带抽屉的床,收纳一样多,睡起来还舒服,你说是不是?
装修这事儿,真跟过日子一样——刚开始总想着“要面子”,要精致要气派,住久了才明白:那些能让你少擦一次灰、少弯一次腰、少花一份冤枉钱的设计,才是真正的“好设计”。
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晒朋友圈的——你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
赢金配资-平台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广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