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上周末在社区花园遇见张阿姨,她正推着婴儿车教孙子辨认各种花的名字。
十年前那张贴在居委会公告栏的西藏旅行合影里,她穿着冲锋衣站在布达拉宫前的笑容还历历在目。
图片
"现在腰椎不好,出门得带药箱,小孙子也离不开人",她望着远处玩耍的孩子,眼里闪过一丝遗憾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城市里上演,提醒着我们:有些风景,真的等不起。
图片
为什么说旅游要趁早?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,这3个原因太现实了!
一、生命的热忱会过期作废年轻人站在机场大厅时,背包里装着对未知的渴望。35岁的程序员会为冰岛极光请假半年,大学生能用72小时暴走三个城市。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就像春日的溪流,奔涌时能凿穿山岩,但终会在岁月里慢慢沉淀。
等到鬓角染霜时,我们开始计较酒店星级,在意厕所距离,甚至觉得攻略都成了负担。不是世界变小了,而是我们心里那团火,不知何时已悄悄熄灭。
图片
二、身体是最诚实的计时器
在玉龙雪山4600米观景台,你会看见两种攀登者:二十岁的青年喘着粗气却满眼星光,五十岁的旅人扶着氧气罐仍难掩疲惫。膝关节磨损、三高症状、睡眠障碍,这些隐形的锁链每年都在加固。
医学数据显示,45岁后人体最大摄氧量每年递减1%,这意味着同样一段山路,十年后的你需要多付出15%的体力。岁月这场慢性病,正在不动声色地收缴我们丈量世界的通行证。
图片
三、时光的缝隙里填满了责任
退休生活本应是自由的起航,却常常沦为新的围城。据统计,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,73%需要帮忙照料孙辈。
王叔的台湾环岛骑行计划在孙子出生那天变成了早教班接送地图,李阿姨收藏了五年的北欧攻略最终用来叠了千纸鹤。
图片
当我们终于等到时间自由,却陷入了更深的羁绊网,那些年轻时触手可及的远方,终究成了窗台上积灰的明信片。
在敦煌鸣沙山,导游总提醒游客要在落日西沉前登上沙丘,因为余晖最美的时刻不过短短七分钟。
图片
人生何尝不是如此?此刻攥在我们手里的,是身体尚能跋涉的活力,是未被生活琐碎淹没的热望,是可以说走就走的自由。
别等轮椅取代了登山杖,别让相册里的风景永远停留在别人的镜头里,这个世界正在年轻的眼睛里绽放最惊艳的模样。
关于作者
图片
倘若每次旅行都是一个章节,人生已是一本赏心悦目的书。——@路灯摄影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赢金配资-平台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广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